減產聯盟影響力不斷遭到沖擊
2019年前11個月,歐佩克綜合減產執行率高達143%。然而,在美國原油日產量逐步成為世界第一的過程中,減產聯盟(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影響力不斷減弱:一是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疲軟,歐佩克成員國搶占現有市場份額、自我限制產量等因素使得該組織不穩;二是卡塔爾、厄瓜多爾相繼退出歐佩克組織,“我的產量我做主”;三是沙特為了確保阿美石油公司上市期間的市場穩定,獨自扛起了超額減產的大旗;四是伊拉克、尼日利亞、利比亞增產意愿迫切,亟待石油美元穩定國民經濟;五是非歐佩克組織的俄羅斯執行到位率問題;六是原油產量快速增長的巴西拒絕聯盟召喚,不愿自縛手腳。
2019年12月5日,歐佩克會議超長的協商時間,已經反映出產油國之間分歧較多,實際減產意愿有待驗證,減產聯盟的執行力、約束力、時間性和有效性不斷下降。
世界經濟增速不斷踩剎車
在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選擇、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的碰撞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制造業活動和全球貿易急劇惡化,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9年4次下調各國經濟增速預期,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多達31個國家的央行進行了54次的降息,寬松貨幣政策再次成為對沖經濟下行的主旋律。
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為100萬至110萬桶/日,然而,由于美國、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非歐佩克國家新增原油產量約200萬至210萬桶/日,全球原油市場供需失衡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善。
中東局勢不斷裂變醞釀新風險
2019年9月13日,沙特油田遇襲,國際原油風險溢價大幅飆升。事件發生后不久,美國突然改變原擬從敘利亞撤軍的預案,在北部地區撤軍的同時,向位于東北部的油田區域增派機械化部隊。美國向沙特增派3000名士兵及軍事裝備,維護該地區安全、打擊任何威脅地區和全球經濟穩定的企圖。
為了搶占權利真空地帶和消除國內隱患,土耳其迅速跨境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作為回應,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一方面在其控制區發起總動員,另一方面釋放以前被關押在拘留營里的“ISIS囚犯”,本已混亂的中東局勢再生變局。此外,2020年伊始的蘇萊曼尼事件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將對中東局勢產生新的風險。
美國大選進程不斷調控油價
2019年12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這對于穩定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特別是全球原油整體需求起到了提振作用,在減產國對原油供給側自我加壓的利好疊加下,為國際油價的上行提供了支撐。為了保持股市繁榮,保證選民出行成本的低水平,特朗普可能通過“言論管理預期”、主動緩和對伊朗的制裁,以及讓沙特主動增加原油產量,抑制2020年國際油價的峰值。美國大選將于2020年2月開始,11月選舉結果出爐。在大選進程中,即使再次出現類似于2019年的無人機襲擊沙特石油設施、油輪遭到襲擊等突發地緣事件,特朗普仍可能通過上述措施,多管齊下降低風險溢價。